一文看懂:云原生,才不是“云夹生”

一文看懂:云原生,才不是“云夹生”-云投网

 

今天给大家扯扯云圈火爆指数NO.1的话题:

云原生

云原生,英文唤作Cloud Native通俗点讲,云原生就是云的“亲儿子”没有云,云原生就无所依。而另一方面,“母随子贵”随着云原生的不断发展和壮大“云老母亲”也越来越有牌面儿

提起云原生“这个娃”的特点,七大姑八大姨们都能如数家珍:容器化、微服务、DevOps、CI/CD…

的确,从2013年云原生的概念诞生至今,我们一直都是这么被“洗脑”的

洗脑之1:容器化

容器让资源分割的颗粒度比虚拟化更细

“砖头”更小

“搬砖”更轻松

再配合K8S等编排、调度工具的加持

IT基础设施

从此具备了“呼之则来、挥之则去”的秒级弹性

洗脑之2:微服务

这种”化整为零“的思路

让软件从钢筋混凝土般的单体大块头

变成了模块化、积木式的”乐高“

这其实是软件对硬件支撑环境的一种消费降级

傻笨粗黑的“大箱子”们

慢慢失去了用武之地

洗脑之3:DevOps

DevOps不是某种具体技术

更像是一种软件工程文化

它打破了部门墙

从此研发和运维水乳交融

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

确切讲,在云原生概念被提出前

DevOps的需求就有了

这种开发/测试/部署

滚动式推进、小步快跑的模式

在永远在线的互联网时代

显得尤为重要

云原生的一系列新技术

配合各种工具

为DevOps流程的落地

提供了更便利条件

于是,发展到如今

DevOps变成了云原生的一大特征

洗脑之4:CI/CD

CI/CD也是一样

它是大规模软件开发催生的需求

目标是让软件开发的整个生命周期

(开发↔测试↔预发布↔投产)

形成自动化闭环

其中,开发环节的自动化工作流

被称为CI(持续集成)

从开发到测试再到预发布阶段的工作流

就是CD(持续交付)

而最后的自动化投产

被称为另一个CD(持续部署)

CI/CD的概念也早于云原生

但在云原生时代被大规模推广

因此也成了云原生的特征之一

那么,这就是云原生的全貌吗?

不,这只是云原生的局部!

云原生从呱呱落地

靠这四条腿走路,茁壮成长

一路打怪升级

到了2020年代

已经长成更加“庞大”的模样

我们不能再从狭义的原始定义来看待云原生

需要记住两个事实:

1. 云原生首先要生于云上

抛开云空谈4大特征,都是“云夹生”

比如,我们在机房里

搞几台机器

装一坨容器

搭个K8S集群

验证下环境

部署几个DevOps工具

跑点应用

这最多算个PoC

离云原生还差了十万八千里

云原生,一定是云上的规模化应用

很多云下的业务场景

连云都谈不上

更何谈云原生?

2. 云原生早已不局限于4大特征

因云而生的软件、硬件、架构

都应该是「云原生」

曾经,云计算的出现

改变了IT资源的使用和交付模式

无数的传统IT架构,被迁移到云上

如今,无数的企业、技术

生于云上,长于云上

他们本身就是云“原生”企业、云“原生”技术

这些“云二代”们

改变了云计算的使用方式

自此,云原生已经跳出传统定义

进入了崭新的阶段

①弹性的容器服务、K8S集群服务,是云原生;

②云上的DevOps工具,是云原生;

③弹性高可用的云数据库、大数据服务,也是“云原生”;

④云上内建的安全产品、安全服务,同样是“云原生”。

“新”云原生

已经进入“百舸争流”时代!

甚至,为云业务场景定制的

处理器、加速卡、专用硬件

也都可以称为“云原生”

最近两年

我们看到云计算公司推出定制化CPU

异构计算处理器

AI训练/推理卡

用于卸载虚拟化/容器/存储/网络开销的加速卡

这些因云而生、为云适配的硬件

就是实至名归的“云原生”

这其中

阿里云研发的神龙云服务器/神龙芯片

就是典型代表

神龙架构实现了软硬件深度结合

通过专用芯片实现虚拟化接近“零损耗”

而这种架构优势

不仅仅体现在单台服务器上

更重要的是为云上大规模计算集群场景定制

规模越大,性能越强悍

提供堪比超算中心的并行计算资源

所以,2020年代不必纠结于概念

云原生是个啥不重要

云原生能做啥才重要!

阿里巴巴自身就是生于云、长于云

目前阿里系的所有业务100%上云

他们是云原生的最佳实践者

也成为云原生的最大受益者

以“双十一”为例

全球最大互联网流量洪峰

靠什么扛住?

自然是已经修炼成精的阿里云原生!

这种“扛住”不靠资源堆砌

根据阿里云公布的数据

双十一核心系统全面云原生化后

规模化应用交付效率提升了一倍

每万笔峰值交易的IT成本较四年前下降了80%

更有意思的是

像“双十一”这样的核心业务

上万个应用

数以十万计的服务器

数百万容器

从传统数据中心迁移到公共云上

完成100%云原生改造

对消费者和商家来说

竟然毫无感知

好比一架满载乘客的飞机

在高速飞行的过程中

悄悄更换了发动机

飞行却如丝般平滑

这就是云计算的价值

更是云原生的价值

云原生,是产品、是技术、是架构

更是方法论

阿里云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云原生方法论的正确性

云原生带来的是思维的变化、文化的变化

是未来使用云的标准方式

将会成为各行各业数字化的最短路径和数字新基座

一文看懂:云原生,才不是“云夹生”-云投网

 

联合主办: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

全球分布式云联盟

亚太CDN产业联盟

众视Tech

SXR科技智库

大会时间:2023年6月28-29日

大会地址:中国-北京

2023全球分布式云大会·北京站

将设立分布式存储、数据论坛,论坛将集结国产数据库精英企业,邀请各位报名参与。

报名链接:http://hdxu.cn/btS5m

峰会参加/展台露出/奖项星计划联系:组委会微信:AsiaOTT2022

*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云投网立场
发表评论

坐等沙发
相关文章
阿里云成为总台春晚云计算AI独家合作伙伴
阿里云成为总台春晚云计算AI独家合作伙伴
性能媲美裸金属,边缘场景高性能虚拟机技术揭秘
性能媲美裸金属,边缘场景高性能虚拟机…
医渡科技借力豆包、火山引擎,探索业务新增长点
医渡科技借力豆包、火山引擎,探索业务…
华为云尚海峰:构建可持续发展的AI算力基础设施,助力行业智能化
华为云尚海峰:构建可持续发展的AI算力…
腾讯云操作系统内核团队悄然修复漏洞……
腾讯云操作系统内核团队悄然修复漏洞…
《中国边缘云市场跟踪研究,2024H1》,白山云科技市占率保持领先
《中国边缘云市场跟踪研究,2024H1》,白…
我还没有学会写个人说明!

24小时排行

  • 暂无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