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全球分布式云大会·深圳站于12月21日正式召开,全球分布式云联盟携手阿里云、腾讯云、华为云、天翼云、浪潮云等联盟成员,共同打造属于分布式云计算的年终科技盛典,深度总结分布式云计算发展至今取得的科技实践成果,立足深圳、辐射华南、影响全国,以分布式云计算筑牢数字化转型的基石底座,擘画数字化深水区新商业版图!

会议期间,天翼云数据服务首席架构师 李跃森接受了全球分布式云联盟的采访,就天翼云TeleDB的相关话题进行了分享。
首先请您简单介绍一下天翼云TeleDB的发展历程。
李跃森:TeleDB是先进技术架构和天翼云在数据库领域丰富实践经验的有机结合。TeleDB由天翼云自主研发,具有兼容社区生态、全面国产化适配等核心能力。历经8年打磨,TeleDB已研发核心PaaS技术20余项,获得核心专利技术16项。到今年6月份,实现了全国电信集团数据库的国产化替换,真正实现了技术自主可控。
今年8月份,TeleDB进行了重大升级的发布,现在的TeleDB具备哪些特质?
李跃森:今年8月的升级发布,首先向外界传达的是天翼云做好数据库的决心。经过升级发布,TeleDB在产品矩阵的维度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完善,已经具备了与行业头部竞争的实力;从技术角度看,TeleDB的技术深度和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,实现了数据库全链条、全领域覆盖。
在中国电信内部,TeleDB发挥了怎样的作用?相较于传统数据库带来了怎样的改变?
李跃森:传统的海外数据库产品在软硬件方面价格昂贵,采购成本高、扩展性低。尽管早期还能满足业务发展的需求,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,国内通信行业基础设施产生的数据量激增,海外产品已经无法适应国内市场如此大的业务量需求。TeleDB实现了降本增效,适应了国内电信市场发展环境,同时适配数据库市场长期发展趋势。
除了电信领域,TeleDB还有哪些应用场景,能否分享个别典型案例?
李跃森:电信领域本身并非是单一场景,对数据库的要求属于全行业最高的,对于不间断供给和稳定性的要求最为严苛。因此,在电信领域得到验证的数据库产品,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基本不存在太大的问题。
目前,TeleDB和涉及国计民生、社会经济运行底座强相关的行业展开合作,帮助他们做场景改造、数字化转型,打破对国外产品的依赖;同时,TeleDB也与政企类客户一同完成国产化改造,保证软件工业的稳定性和可靠性;此外,在医疗、物联网领域,TeleDB也拥有相当多的应用案例。
李跃森:历经了数十年的寒冬困境,国内数据库的发展终于迎来了春天,市场需求在逐步提升。近年来,国家总体的政策趋势,要求保证核心基础软件的安全性、掌握核心技术,这些政策指导为数据库软件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。
目前,数据库市场需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:海外产品替换,包括金融机构大型机下移等;行业业务创新,尤其是以金融行业为代表的分布式改造、第三代金融系统构建;云计算进入普惠阶段,传统行业逐步开始数字化转型和升级,同样离不开数据库的支持。
基于上述市场判断,且考虑到数据库软件自身的稳定性,相信国产数据库将在未来都将处于发展的黄金周期。
*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云投网立场